close

 

 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 

在觀光客熙攘的旗津區廟前路上,已有328年淵源的旗津天后宮樸實典雅的格局,緊密地融入庶民的生活。旗津天后宮是高雄市第一座媽祖廟,1985年(民國74年)定為三級古蹟,是高雄市祠廟類唯一被列入文化資產保存
相片
的廟宇。更重要的是它陪伴旗津人走過墾荒、戰爭、重建的歷程,更是高雄發展的源頭。

  這座木刻的媽祖本尊是1673年建廟時由閩南迎奉來台,至今已是國寶級的神像。正脊邊緣的捲草紋飾相當精細,三川脊上有鯉魚吐水的紋路,傳說可以防火災。1673年(康熙12年)的古香爐。

  天后宮百年來第一次的修建是在1887年(光緒13年),由洋商張怡記等號召重修媽祖宮,天后宮第二次明文記載的整建是在1927年由信徒蔡吉六提供建材重建,紅磚、石材、木料等均購自唐山,才建立起相當的規模。

  1948年(民國37年)一次颱風漲潮,天后宮屋頂也因為老舊而漏水,士紳蔡文賓(蔡文彬)及漁民多人發起要整修天后宮,當時戰後不久,一般人經濟普遍不佳,據老人家表示,當時漁會決定捐「油」,漁民在出海時向漁會購油,所得款項再回捐予廟方作為重建,天后宮才得以在戰後整修。這一次整修大殿前庭整個墊高三呎,當時天后宮為兩殿兩護式,前後殿間也加建了拜亭相連,木雕、出自名家 陳玉峰的彩繪、屋頂的剪黏等藝術、裝飾為古廟增添了奪目的光彩,這是天后宮近百年來的第三次整建。
  1908年高雄港築港是延續旗津繁榮到日治末期的關鍵。老人家認為,今日高雄旗津的造船和遠洋漁業幾乎是過去日人留下的基礎,所以旗津的討海人,仍有許多是走遠洋的路線。只不過光復後的旗津,因為戰爭摧毀、重建速度較慢,加上高雄市商業活動逐漸東移,把旗津比下去,而過去的進出口貨物的繁忙景象,也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由漸漸平淡;旗津的天后宮和現存的文物仍訴說著旗津百年和特殊的人文風情。

  目前名稱:旗后天后宮
  建物歷史:約328年
  使用年代:1673年(永曆27年)至今
  目前使用狀況:三級古蹟,使用中
  地址:雄市旗津廟前路93號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四皇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